您的当前位置:课程学习 > 第三章 > 第三节
  • 第一讲
  • 第二讲
3.3节点法

选电路中的某一节点为参考节点(也称“接地”,并用符号“⊥”表示),其余节点相对于该参考节点的电压称之为节点电位(或节点电压),通常用V或表示,其参考方向为独立节点处为节点电位的参考“+”极。以节点电位为待求变量,根据KCL和支路伏安关系来分析电路的方法,称之为节点电位法或节点电压法,简称节点法。

图3.9

如图3.9所示电路,它有4个节点,5条支路。对4个节点进行编号如图中所示,若取节点d为参考节点,即取节点d的电位,则节点a,b,c即为独立节点。设它们的电位分别为

已知,则各支路电压即均可求得为

   (3.10)

对外网孔回路,我们可列出KVL方程

为一恒等式,即不管为何值都恒成立。对其它回路也能得到同样结果。是指各独立节点电位之间不受KVL约束,彼此独立,不能互求。

在图3.9所示电路中,设各支路电流的大小和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。于是对3个独立节点可列出方程

   (3.11)

将支路电流用节点电位表示,有

   (3.12)

将(3.12)代入式(3.11)并整理得

   (3.13)

此方程组称为独立节点电流约束方程,简称节点方程。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各独立节点电位

在式(3.13)中令,它们分别为节点a,b,c的自电导,为正值;令

均称为节点a与节点b的互电导;均称为节点a与节点c的互电导;均称为节点b与节点c的互电导。互电导为负值。令

,它们分别被流入各该节点的电流源电流(或电压源等效电流源电流)的代数和,流入节点者取“+”号,流出节点者取“—”号。这样式(3.13)即可写为

   (3.14)

可见节点方程的列写也是很有规律的。

将所求得的代入式(3.10),即可求得各支路电压。再根据支路的伏安关系可求出支路电流。

节点法的一般步骤:

(1)画出电路图。

(2)选取参考节点,并设定各独立节点电位的大小和正负极性。一般都是取各独立节点为“+”极端,参考节点为“—”极端。

(3)列写节点方程,方程个数与独立节点个数相等。

(4)求解方程组,即可得各独立节点电位。

(5)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大小和参考方向,根据所求得的独立节点电位,即可求出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。

节点法对平面电路与非平面电路均适用。

由以上分析可知,节点法的理论依据是KCL,如果某条支路仅含有一个理想电压源时,一般有3种处理方法:

(1)利用等效变换,将此支路变换为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支路。

(2)可选理想电压源的一端为参考节点,此节点电位已经已知,对其余节点列写方程;

(3)设理想电压源中电流,将此电流暂当做电流源电流一样列写节点电位方程,然后利用理想电压源与相应节点电位的关系补充方程,从而求得待求变量。

如果电路含有受控源,则与独立源同样处理,将控制变量用待求的节点电位表示,作为辅助方程。

    1. 求图3.10电路的各支路电流。

图3.10

解:

该电路的特点是只有两个节点,用节点法求解最为方便,设独立节点的电位为,则可列出方程为

故得             

代入数据得           

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大小和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。故得

例3.6图3.11所示电路,用节点法求受控源发出的功率。

图3.11

解:此电路含有受控的电流源。列写节点方程:

(辅助方程)

所以

故受控源吸收的功率:

例3.7图3.12所示电路,用节点法求各独立节点电位。

图3.12

解法1:如图3.13所示,选择理想电压源的一端为参考节点。

图3.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.14

节点方程为:              

解之得:                

解法2:如图3.14所示,设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为i。

节点方程为:              

解之得:                

本例题说明:参考节点的选取不同,其独立节点的电位也不同,但支路电压不变。即节点电位具有相对性,支路电压具有绝对性。

例3.8求图3.15所示电路的节点电位。

图3.15

解:本题的特点:含有理想电压源支路;含有受控的电流源支路。

节点方程为:              

解之得: